在控糖调理中,蔬菜一直被认为是辅助降血糖的好选择。中医认为,蔬菜多性偏寒凉或平性,能清热润燥、健脾助运,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常见的“阴虚燥热”“脾虚失运” 等问题。
但如果吃蔬菜的方法不当,不仅难以发挥控糖作用,反而可能升高血糖,糖尿病专家杨小红主任表示,以下4种常见做法需特别注意。
一、过量食用“淀粉类蔬菜”
土豆、山药、红薯、莲藕等蔬菜富含淀粉,在中医看来,这类蔬菜性平或温,虽能健脾,但淀粉在体内易转化为糖分。
若将其当作普通蔬菜大量食用,且不减少主食(如米饭、馒头)的量,会导致总碳水化合物摄入超标,加重脾胃运化负担,使血糖升高。
二、烹饪时加入过多油脂
很多人喜欢用大量油炒蔬菜,或做油炸蔬菜(如炸茄子、炸藕盒)。中医认为,“肥甘厚味”易生痰湿,油脂过多会阻碍脾胃运化,导致水谷精微代谢失常,进而使血糖升高。
展开剩余70%此外,油炸、多油烹饪会让蔬菜的热量大幅增加,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肥胖,而肥胖是血糖升高的重要诱因。
三、蔬菜煮太烂或切太碎
为了方便咀嚼,一些人会把蔬菜煮得极烂,或切得很碎。但过度烹饪会破坏蔬菜中的膳食纤维,使其失去延缓糖分吸收的作用。
从中医角度讲,蔬菜煮烂后性偏温,且易助湿,对于“痰湿体质”的糖友来说,会加重体内湿浊,影响血糖调控。
四、只吃蔬菜,减少或不吃主食
部分人认为“蔬菜控糖,主食升糖”,于是大量吃蔬菜,几乎不吃主食。中医强调“五谷为养”,主食能补脾胃之气,是气血生化的基础。
若长期缺乏主食,脾胃会因“无谷可运”而虚弱,导致气血不足、运化功能更差,反而影响糖分代谢,还可能引发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,出现头晕、乏力、血糖波动加大等问题。
想要吃蔬菜控糖,杨小红主任建议可以这样做。
1.合理搭配主食
淀粉类蔬菜需当作“部分主食”,优先选择绿叶蔬菜、菌菇类、瓜类,这些蔬菜性偏凉或平,膳食纤维丰富,能清热利湿、助脾胃运化,更适合控糖。
2.控制总量,搭配均衡
每天蔬菜摄入量建议300-500克,分三餐食用,避免一顿吃太多增加脾胃负担。
一天的饮食中蔬菜、主食、优质蛋白合理搭配,比如早餐吃100克凉拌菠菜+1个鸡蛋+半拳头米饭,午餐吃200克清炒西兰花+100克清蒸鱼+一拳头杂粮饭,让脾胃运化有节,血糖更稳定。
3.采用健康的烹饪方式
多采用凉拌、清炒(少油)、蒸、煮等方式,避免油炸、红烧。而且蔬菜烹饪不宜过烂,保持一定的口感,让膳食纤维发挥作用。
发布于:广东省富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